找到相关内容42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遗书中的《维摩诘所说经》及其注疏

    规式外,应该是经生用以表示该经篇幅大小,以便计价意。   斯2838号题记谓:“经生令狐善欢写。曹法师法慧校。法华斋主大僧平事沙门法焕定,延寿十四年(637)岁次丁酉五月三日,清信女...灵抱识,有气伦,等出苦源,同升妙果。”日本大谷探险队在吐鲁番吐峪沟地区得到一件《维摩诘经》残卷,亦有题记,作:“延寿十四年(637)岁次丁本酉五月三日,清信女(下残)&rdquo...

    方广锠,许培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5650984.html
  • 龚自珍对法华经的理解

    至〈安乐行〉 ) 是「约迹开权显实」。 由    〈从地涌出〉至〈普贤菩萨品〉十四品, 是「约本开权显    实」。 也就是说前十四品是「迹」,後十四品是「本」。「    迹」以〈序品〉为序分, 〈...正确的,〈妙法莲华经    四十二问〉第十四               245 页    问谓:      依晋、隋两译, 以正秦译,不亦可乎?此一端可正全经      颠倒窜乱,非阿难原文矣。 又...

    蒋义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2039676.html
  • 论“宋初九僧”及其诗

    不当尔。盖诗多识鸟兽草木名,而《楚辞》亦寓意于飚凤云霓。……若使诸公与许洞分题,亦须阁笔,矧其下者哉。”清初贺裳著《载酒园诗话》,在“诗魔”一节中更为“九僧”大抱不平:“余意除却十四字(按指许洞所禁十四字),纵复成诗,亦不能佳,犹疱人去五味,乐人去丝竹也。直用此策困耳,狙狯伎俩,何关风雅!按‘九僧’皆宗贾岛、姚合,贾诗非借景不妍;要不特贾,即谢tiǎo@⑤、王维,不免受困。”   我国...

    祝尚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4740854.html
  • 祥云法师著:佛教常用呗器、器物、服装简述(二)

    妙觉四十二位。二十七颗,意味著十八学人及九无学。二十一颗,意味著十地、十波罗蜜、及佛果二十一位。十四颗意味著观音菩萨十四无畏。  ‘念珠’的用途及功德:木患子经略说:‘若欲灭除烦恼障报障等,当...珠数的意义,通常都认为珠数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数;将一百零八减半则为五十四、五十四减半则为二十七,二十七减半则为一十四。又将一百零八以十倍,则为一千零八十。一般认为这一说法,颇有道理。至如四十二与...

    祥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5441041.html
  • 般若波羅蜜初探-以《大智度論》為主

    有相、無相、有見、無見、有取、無取、有著、無著、有說、無說、有示、無示。對文字的詮釋《增一阿含經》云:  有字者是生死法,無字者是涅槃法。[16]  早自釋尊十四無記、龍樹菩薩的假名安立、...。以初期大乘般若法門而言,在原始般若並沒有說到空,至《下品般若》才看到「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」[107],但並未將空分類組合起來。至《中品般若》則提及七空,後則有十四空、十六空、十八空、二十空等。在《...

    釋安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1845193.html
  •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我与无我(1)

    十四》记载︰一时,世尊在 `Baranasi` 城向 `Uruvela` 村前进,途中于道旁密林树下燕坐。尔时,有三十人成群(时常在一起)的贤士携妻同游密林;其中一人未娶,邀妓为伴行。彼等放逸游玩;...内容稍有出入。  1 页  【以四部阿含经主综论原始佛教我与无我】  本文大纲  §0-0-0 导言  §0-0-1 无我法是本末如来所说  §0-0-2 离常又离断无我见可以简别异学 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945916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初探-以《大智度论》为主(1)

    、无相、有见、无见、有取、无取、有著、无著、有说、无说、有示、无示。对文字的诠释《增一阿含经》云:  有字者是生死法,无字者是涅槃法。[16]  早自释尊十四无记、龙树菩萨的假名安立、般若经教...但并未将空分类组合起来。至《中品般若》则提及七空,之后则有十四空、十六空、十八空、二十空等。在《般若经》可看到与空同义异名词语,诸如:“一切法不生”、“一切法清净”、“一切法(远)离”、“一切法寂灭...

    释安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846995.html
  • 《瑜伽师地论》和《显扬圣教论》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

    根律仪,7.于食知量,8.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,9.正知而住,10.乐远离,11.清净诸盖,12.依三摩地)和世出世间离欲道十四资粮(1.自圆满,2.他圆满,3.善法欲,4.戒律仪,5.根律仪,...偈颂),于此一一思择其要义。  于“修所成地”中,广说七支:1.生圆满,2.闻正法圆满,3.涅槃为上首,4.能熟解脱慧成熟,5.修习对治(内含十想),6.世间一切种清净,7.出世间一切种清净。以上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047441.html
  • 弥勒净土论(1)

    》(第16部经)条下详说。《静泰录》(二)记为十六纸。这虽然是此种经典型的第一译[见《开元录》二、《大周录》四],但因在《开元录》十四有译无本录中有“弥勒成佛经一卷法护译,右一经前后两译(法护和...Vatthugatha)  二、阿逸多问经(Ajitamanavapuccha)  三、帝须弥勒问经  第九章 弥勒净土与阿弥陀净土  附 录 吉藏、怀感和元晓三师对二种净土比较  译者序  松本文...

    (日)松本文三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248765.html
  • 初唐佛性诤辩研究——以窥基、慧沼与法宝辩为中心

    “五姓宗法”而形成的不同门户之见。曾经在摄论师中研习唯识古学的圆测,虽然在唯识学上造诣不让窥基,然而却仍主“一切皆成”“一乘”说。[9]曾预玄奘译场任证义的灵润,曾造《一卷章》举新旧两译十四不同义...初唐佛性诤辩研究——以窥基、慧沼与法宝辩为中心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  中国佛教中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,是由《涅槃经》的译传引发的,其始作俑者便是竺道生[1]。道生之后,涅槃师诸家都把...

    张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049699.html